谁曾想,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曼昱在2-0领先、决胜局10-7手握三个赛点的情况下,竟然被年仅20队友陈熠上演了惊天逆转。
这场WTT横滨冠军赛女单1/8决赛,几乎复刻了陈熠在WTT美国大满贯上"让三追四"淘汰早田希娜的神迹。国家队的同屋好友,这次用一场难以置信的胜利,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这位00后新星的认知。
从东京奥运模拟赛初露锋芒,到2025年世界排名杀入前十只用7个月时间,陈熠的成长轨迹像是按下了快进键。尤其在上个月的大满贯赛事中接连击败孙颖莎和早田希娜,这次又在绝境中逆转世乒赛冠军王曼昱,这个国家队的"小魔王"似乎找到了最强的比赛基因——越是高压时刻,越能爆发惊人能量。
展开剩余80%"第一局9-11、第二局8-11,我当时想可能就要这样结束了。"赛后陈熠的这番话道出了当时场上绝大多数人的想法。比赛前两局完全是世界第二应有的统治,王曼昱扎实的防守反击让陈熠的进攻屡屡碰壁,4-1、9-7这样的领先优势也显示出老将在控场方面的老道。
转折点出现在第三局开头那个7-0。正当观众以为这是王曼昱准备收比赛的前奏时,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回球出界和网前失误突然袭来。"看她频频打丢些简单球,当时解说席都愣住了。"现场记者回忆道。这让人们想起两年前王曼昱被王艺迪从1-3落后逆转的巴黎奥运选拔赛,以及去年亚锦赛对阵早田希娜时3个局点被翻盘的场景。
尤其当决胜局10-7领先时,王曼昱接连打丢三个决定性的正手进攻,其中包括一个半高球扣杀下网。"那不是打不进的问题,是整个人都僵硬了。"一位业内人士分析。三年换了三任教练带来的技术断层,可能在这场关键分争夺中暴露无隐——王曼昱的新任主管教练徐辉在暂停时的指导明显没能改变场上态势,而陈熠的搏杀战术却越打越坚定。
陈熠的赛点逆转剧本有着惊人的相似度:7月大满贯对阵早田希娜时,她在0-3落后第四局5-8绝境下反扑;这次面对王曼昱,又是在2-10落后时连追5分。这种极端压力下的冷静让人想起年轻时的张怡宁,但陈熠自己透露的秘诀却是"把比赛当训练打"的简单心态。
比赛数据显示,在决定性的第五局7-10落后时,陈熠主动变线的比例骤增至78%,远高于整场54%的平均值。最惊艳的是她连续三个正手大角度回头球,直接打穿了王曼昱的防守空当。这验证了她赛后采访那句话:"最后几分就想着打落点,根本没考虑结果。"业内人士指出,这与她小时候在外公家水泥球台打野球的经历不无关系——没有系统训练的条条框框,反而培养出随机应变的特质。
从技术层面看,陈熠的进步体现在反手位的突破。以往被王曼昱压制的反手斜线,本场得分率高达62%。尤其是在第三局开始的搏杀战术中,她的反手快撕让王曼昱极不适应。国家队的训练视频显示,这半年陈熠专门加练了反手变直线技术,用来破解王曼昱这类喜欢侧身抢攻的选手。这次比赛第三局那个决定性的12-10,正是靠着连续两个反手变线拿下的关键分。
这场冷门恰逢中国乒协换届完成的关键期。新主席王励勤倡导的"团队优先"理念下,这次比赛罕见派出了12人阵容参赛。其中女队7人全部晋级16强的强势,与男队5人中2人首轮出局形成鲜明对比。陈熠最终在2万名观众注视下的绝地反击,某种程度上也是国乒女队厚度恐怖的实证。
但细究起来,陈熠这次参赛本身就充满戏剧性。靠着大满贯亚军拿到的外卡,第一轮就碰上法国新星帕瓦德,艰难逆转后又早早遭遇王曼昱。"赛前准备会上教练说这就是九死一生的签表,"队内人士透露,"但她说打一个赚一个,结果真把二号种子赚出去了。"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心态,或许正是新生代挑战霸主最锋利的武器。
王曼昱在赛后采访时眼眶泛红的那句"所有结果都能接受"耐人寻味。两年前她与肖战教练拆对的战国喧闹一时,如今新教练团队在技改期的阵痛愈发明显。反观陈熠赛后,两人在场边那个长达半分钟的拥抱,国家队的塑料姐妹情谣言不必要要说谎。但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:她们的友情会超越隔网相对的成王败寇?饭圈文化的渗透会让这种良性竞争变味?这些才是比赛之外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发布于:四川省